产品介绍
本产品主要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显色。其原理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山羊抗兔/山羊抗小鼠 IgG 聚合物与结合在组织片上的一抗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聚合物上的 HRP 催化底物 H2O2与 DAB(或 AEC)反应,最终形成棕褐色(或红色)不溶性色原,从而在显微镜下显示出组织片中的特定抗原的位点。
产品组成成分
名称 | AWI0629a 3ml | AWI0629b 6ml | AWI0629c 18ml | AWI0629d 55ml |
试剂A:内源性过氧化物酶阻断剂 | 3ml | 6ml | 18ml | 55ml |
试剂B:超敏酶标山羊抗小鼠/兔 IgG 聚合物 | 3ml | 6ml | 18ml | 55ml |
注:本产品未提供如下试剂和耗材:二甲苯、乙醇(无水、95%、75%)、去离子水、中性树胶、一抗、质控组织片、苏木素染色液、PBS 缓冲液、修复液等。
保存条件
2~8℃避光保存,产品有效期为 18 个月。
效期内可在 0~30℃范围 7 天内短时运输。
使用时即拿即放,单支试剂使用后应立即放回冰箱,开封后试剂有效期 6 个月。
使用方法
1、检验所需仪器、设备:移液器、恒温箱、修复仪、免疫组化笔、计时器、孵育盒、染色架、盖玻片、光学显微镜、洗瓶。
2、操作程序:
a) 脱蜡和水化
石蜡切片置于新鲜二甲苯中,浸泡 15 min×3 次;去除多余的液体后,置于无水乙醇中,浸泡10 min×2 次;去除多余的液体后,置于 95%、85%、75%乙醇中,浸泡 5 min;蒸馏水冲洗 1 min,置于 PBS 缓冲液中。
b) 抗原修复,参见一抗说明书。
c) 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加入适量的内源性过氧化物酶阻断剂,室温孵育15min;PBS缓冲液冲洗3min×3次。
d) 滴加一抗
根据组织大小,滴加100µL 或适量的一抗,37℃孵育60min或 2~8℃孵育过夜;PBS缓冲液冲洗3min×3次。
e) 滴加超敏酶标山羊抗小鼠/兔IgG聚合物
滴加100µL 或适量的酶标羊抗小鼠/兔IgG聚合物,37℃孵育30~45min;PBS缓冲液冲洗3min×3次。
f) DAB显色
加入适量新鲜配制的DAB或AEC显色液,室温孵育5~8min。
g) 复染
自来水冲洗,苏木素染色液孵育20~60秒;分化、冲洗返蓝。
h) DAB 显色后用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AEC 显色后用水溶性封片剂封片。
3、结果判定,染色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判读。
结果判断
阳性:检测组织目标细胞的目的抗原可观察到棕黄色(DAB 显色)或红色(AEC 显色)。
阴性:检测组织目标细胞的目的抗原未观察到棕黄色(DAB 显色)或红色(AEC 显色)。
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一种需通过多个操作步骤完成的检测过程。在组织前期处理和实验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2、 红细胞和细胞色素 C 可能会造成假阳性结果。
3、 阴性结果表示未检出抗原,不一定表示样本中无该抗原存在。待测抗原编码基因变异、抗原低表达或抗原修复不当等,都会造成抗原无法检出。
产品性能指标
1、装量:试剂盒各组分的溶液装量应不少于标示装量。
2、符合性:取符合性组织片(包括阳性组织对照和阴性组织对照),经相应的免疫组化实验后,应阳性着色定位准确,且无背景染色;同时,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染色结果为阴性。
3、批内重复性:取同一批次的试剂盒,检测组织片 3 片,染色强度和定位无明显差异。
注意事项
1、样本应及时固定,避免抗原丢失。
2、应用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避免试剂同皮肤和眼睛接触。
3、染色液中的 DAB 底物液为致癌物质,操作中应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
4、若将本染色液中的组分与其他公司的产品混合使用,在染色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情况。
5、超过有效期的试剂活性可能降低,因此不得使用过期的试剂盒。
6、脱蜡不彻底,容易影响染色效果,建议免疫组化切片脱蜡与常规 HE 脱蜡分开。
7、为防止可能出现的假阳性、假阴性结果,在实验过程中需设置阳性与阴性对照。
8、实验中滴加试剂时,过多的 PBS 缓冲液会导致试剂被稀释,将引起染色强度变弱,因此,滴加试剂前应除去多余的缓冲液。
9、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好实验服并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操作。
10、本产品仅限于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用,不得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不得用于食品或药品。
1. Tan, Juan et al. “Targeting SMYD2 promotes ferroptosis and impacts the progress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through the c-Myc/NCOA4 axis-mediated ferritinophagy.”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General subjects, vol. 1868,10 130683. 31 Jul. 2024, doi:10.1016/j.bbagen.2024.130683. PubMed:39089637